鏡湖區生態環境分局關于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暨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情況新聞發布會

發布時間:2022-06-28 11:21信息來源: 鏡湖區人民政府閱讀次數:編輯:唐薈 字體:【  




發布時間:2021年6月27日  

發布地點:鏡湖區長江路4樓會議室

發布單位:鏡湖區生態環境分局

主 持 人:鏡湖區生態環境分局副局長 楊露

發 布 人:鏡湖區水污染防治工作人員 劉俊飛

發布內容:“區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暨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相關情況介紹


新聞界的朋友們,大家好!歡迎大家參加今天的新聞發布會,首先我代表鏡湖區生態環境分局對大家長期以來對生態環境工作的關心和支持表示由衷的感謝!

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鏡湖區生態環境分局緊緊圍繞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生態文明思想,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以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為重點,科學謀劃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思路和舉措,積極開展各項污染防治工作,努力建設天藍、地綠、水美的美麗鏡湖,全面落實生態環境執法,全力加強生態保護。

一、空氣環境質量

 截至6月27日,鏡湖區PM2.5平均濃度40微克/立方米,空氣質量優良率77.9%,兩項指標均位列全市第四;經濟運行考核PM2.5平均濃度指標位列全市第三。

今年以來,受區域污染傳輸和不利天氣影響,鏡湖區PM2.5平均濃度同比有一定下降。為扭轉下降趨勢,提升環境空氣質量,分局積極調度,召開兩次區級大氣污染防治聯席會議,推動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工作,落實各項防治措施,截至6月27日,下降幅度由10%回落至2%,效果明顯改觀。

為全面降低大氣污染問題對環境空氣質量帶來的影響,分局持續推動大氣污染防治巡查。截至6月27日共抄告、轉交107個大氣污染問題,其中揚塵污染問題117個,占比90.6%,揚塵污染已凸顯為環境空氣質量主要污染因素。

根據省、市揚塵污染防治專項行動統一部署,切實降低揚塵污染對環境空氣質量影響,分局牽頭制定了《鏡湖區2022年揚塵和臭氧污染防治攻堅行動分工方案》,以推動各相關責任單位落實管控措施。同時,分局對照《蕪湖市工地揚塵污染防治措施檢查指南(試行)》,指導各街道和部門對建設單位開展示范檢查,督促逐條落實管控措施。

截至目前,對長江路高架橋、原江源閥門廠、濱江府小區、江東船廠(拆遷)等四個工地揚塵管控落實不到位的,已予立案調查。

二、水環境質量

1.地表水斷面考核。青弋江寶塔根國控斷面1-6月份水質均符合地表水Ⅱ類標準,達到“十四五”水質目標考核要求。省控弋磯山、市控蕪湖港等斷面水質均達到考核要求,全區地表水斷面考核水質達標率100%。

2.飲用水水源地保護。(1)全力配合省審計組對2019-2021年度鏡湖區飲用水水源地保護情況專項審計工作,及時提供有關資料。對審計發現問題立行立改,及時修復楊家門水廠飲用水水源一級保護區破損隔離圍欄并采用鐵絲網加固,禁止人員入內;修改、增設保護區一般道路交通警示牌4塊及長江三橋交通穿越警示標識4塊。(2)認真落實飲用水水源地聯合巡查制度,每月組織屬地街道、環保、水務、供水單位對楊家門水廠飲用水水源地開展一次聯合巡查,及時發現和處置保護區內環境違法違規問題。(3)開展方村街道2個鄉鎮級“千噸萬人”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監測3次,水質均符合標準,水質達標率100%。

3.長江干流入河排污口分類整治。對生態環境部交辦的130個排口,及時在生態環境空間信息服務平臺長江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系統中填報非排口申訴、排口監測、分類、溯源、整治方案和整治進度。

4.城區水環境監管。繼續強化城區水體“兩垾”巡查,對發現的部分雨水口晴天排水、水體顏色異常、截污管溢流等問題,及時通報責任單位要求整改,切實鞏固城區水環境治理工作成果。同時,對保興垾、板城垾重要點位和排口開展水質手工監測,協調一套水質在線監測設備遷移至聯盛廣場,聯網監測保興垾文化路支溝水質。

三、土壤環境狀況

1.土壤污染防治。動態更新建設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名錄,新增了綠地8號、天泰酒店南側、縫紉機廠等3個地塊名錄。會同專家審查花津橋地塊、溫州商貿城地塊的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報告。開展安徽中天紡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原廠區)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初調),該項目現已完成基本資料收集、監測方案制定、現場土壤和地下水采樣工作。

2.固體廢物污染防治。對全區二級以上醫療衛生機構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展醫療廢物收運處置專項檢查,確保實現醫療廢物及時、有效、科學、規范處置,同時跟蹤掌握處置動態。扎實開展年度危險廢物申報登記工作,根據安徽省固體廢物管理信息系統統計,2021年鏡湖區工業企業申報登記產生危廢總量為57.3547噸(含造船廠二期土壤修復項目及4家醫院產生的非醫療廢物),委托處置量28.6853噸。產生醫療廢物1647.553噸,委托處置量1647.553噸。

3.農村污水治理。對方村街道11個行政村16處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進行兩次暗訪、對設備出水口進行采樣監測,形成專題報告,督促方村街道就問題實施整改。

四、各級督察整改工作

2022年,鏡湖區收到上級反饋問題9件,涉及長江(安徽)經濟帶生態環境警示片、市級警示片、市突出環境問題三個方面,經過我區不懈努力,已整改完成7件,剩余2件還在整改中。

2021年天漢機械環境問題今年4月整改完畢,6月通過市級驗收。2022年天門山、陶溝垃圾中轉站已停用。海螺人才工地揚塵問題、板城垾石化新苑雨水口晴天溢流問題、區萬達廣場東南側污水外溢問題、長江路垃圾中轉站滲濾液收集不到位等問題,均已整改完畢。截至目前,保興垾雨污分流不到位及板城垾雨污分流不到位問題,正在整改中。區環委辦對突出環境問題將采取不定期抽查方式,督促責任單位進行整改,強化整改實效。

五、生態環境執法

1.全面加強生態環境執法

今年上半年,共排查工業集中區企業100家,包括46家掛牌督辦后保留企業和54家新入駐企業,出動執法人員234人次,下達限期整改通知書6份。分局將繼續對46家暫存企業的整改情況進行復核,督促整改到位。同時,以此次全面排查為契機,對暫存企業實現常態化督查,加強監管,確保企業合法合規生產。

根據工作安排,檢查轄區內二類以上汽修企業12家,出動執法人員31人次,回頭看企業12家,整改完成率100%。分局將繼續加大巡查力度,強化日常巡查和監管,同時在檢查中加強普法宣傳,提升企業法律意識。

分局聯合市執法支隊以及第三方監測單位檢查轄區內加油站6家,出動執法人員18人次。發現問題站點數5家,已現場提出整改要求。

開展醫院醫療廢物專項檢查。對轄區內5家醫院醫療廢物的暫存、轉移、臺站等涉危項目開展專項檢查,出動執法人員15人次。分局將進一步強化醫院的常態化監管。

污染源在線監控檢查。配合省廳在線監控第四方運維監管單位對轄區內重點排污單位弋磯山醫院、二院、五院和皖醫二附院的污水在線監控設備運維進行了現場檢查和指導。針對在線監測設備日數據超標問題,督促醫院落實整改。

進一步加大對違法企業執法力度。今年上半年,分局共立案查處企業4家。督促企業針對問題按期按質完成整改并提交整改報告,并進行復查。

2.扎實做好生態環境信訪

鏡湖區環境信訪投訴主要分為建筑工地施工、老舊小區改造和市政道路及水、燃氣管道搶修等。問題點位多,涉及區域廣,突發偶發性作業頻繁,自入夏以來,環境信訪量日趨增多。分局秉承群眾信訪無大小的工作原則,在處理信訪投訴問題上,積極聯系信訪人查清問題所在,認真對接被投訴單位,督促落實解決問題措施,處理結果實時反饋信訪人,爭取贏得群眾滿意,力爭做到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截至2022年6月20日,共受理各類信訪投訴件、微信環保舉報受理單、政府熱線轉交單等共計343件,受理率100%,處理率100%。

3.不斷強化生態環境應急管理

按照市局要求,對轄區內重點化工企業蕪湖萊克特種助劑有限公司進行了現場檢查,確保環境安全隱患及時發現并整改到位。今年上半年,共審核轄區7家企業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并完成電子備案。結合415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和616安全生產月,對轄區內重點涉危涉化企業1家和重點管理醫院5家開展環境安全隱患排查和安全教育宣傳。檢查總計出動24人次,派發宣傳材料12份。

 

鏡湖區生態環境分局將按照三大攻堅戰整體要求,繼續推進水、土、氣污染防治,筑牢筑實上半年整治效果,進一步強化監管,認真解決好群眾關注的突出環保問題,多措并舉確保完成市級年度目標考核任務,切實提高廣大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2022627